
就是一个问题,怎么也要收费?
在实际工作中,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:
客户在未提供完整背景的情况下,提出多个零散问题,甚至希望我们“顺便帮忙看看”“简单说说意见”。
这些问题看似不复杂,却往往涉及具体法规、合同条款、实际操作与法律后果之间的综合判断。在无法全面了解情况的前提下,贸然答复不仅容易误导客户,更难以确保专业质量。
我们始终认为:碎片问题 ≠ 简单问题,随口一问 ≠ 无需负责
为了确保每一位客户都能得到清晰、专业、有依据的判断,我们设立了【快问服务机制】,并坚持:
-
每一次解答,建立在充分了解背景与风险的基础上
-
每一次服务,都是正式、认真的法律判断
-
每一次沟通,都应以尊重时间与专业为前提
这不是刻意设限,而是为了保障服务的质量、效率与责任。
服务内容和须知
服务内容
-
针对单一问题,根据具体情况可提供事实分析、法律适用判断及建议方向
-
可辅以法律条文截图、参考建议,供客户内部使用
服务方式
-
微信语音 / 电话 / Zoom 视频会议 / 书面回复(根据问题类型安排)
-
每次服务限定为20分钟,不接受跨主题、延长式问答
可抵扣机制
若客户在快问服务后48小时内升级为我们的常年顾问客户 ,快问服务费用可全额抵扣顾问服务费用一次
⚖️ 快问服务|服务局限性须知⚖️
我们郑重提醒:并非所有法律问题都适合通过快问服务处理。
以下类型的问题,可能因时间或信息限制,不适合在快问服务内处理,建议改为专项咨询或签署常年顾问服务:
🚫 1. 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
如:
-
涉及法律适用争议、法规冲突的判断;
-
税务合规、关联交易、特殊条款效力分析;
-
涉及多个主体、长期背景的问题。
🚫 2. 缺乏足够事实资料的提问
如:
“员工请假太多能不能辞退?”
若客户未说明请假是否合规、是否批准、是否符合内部制度,仅凭一句话难以给出准确建议,甚至可能导致误判。
🚫 3. 主观倾向强,拒绝提供完整信息的情形
若客户仅表达诉求,但对关键事实选择性隐瞒,我们将无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判断。
📎 快问服务的基础,是客户愿意提供真实、完整的背景信息,并理解这是一个受限于时间与信息深度的初步法律判断过程。
💰 费用与抵扣机制
-
标准费用:1,000泰铢 / 次;
-
须在服务前确认问题并完成支付;
-
若客户在服务后 48小时内升级为常年法律顾问客户,本次快问费用可全额抵扣顾问服务费一次。
🧾 服务不包含以下内容:
-
合同或法律文件的撰写或修改;
-
出具正式法律意见书或备忘录或其它任何形式的书面文件;
-
代表客户与第三方谈判、出具法律函;
-
法院程序、仲裁程序、政府机关沟通等事务代理;
-
连续性、追踪性的深度支持(请参阅【顾问服务计划】)。
📌 预约与流程
-
客户通过微信/邮件联系我们,简要说明问题;
-
本所将在最晚1个工作日内评估是否符合快问范围;
-
完成支付后预约服务时间,由本所专业人员进行答复;
-
如问题不适用于快问服务,我们将提前告知,并推荐更合适的服务形式。
🤝 我们的承诺
我们承诺,每一次快问服务都由专业人员亲自处理,绝不敷衍应付。但同时也希望您理解:
专业判断需要信息基础、分析时间与责任承担。
快问服务并非“快速出结论”,而是在有限时间内,尽可能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方向性建议。
获取报价单,仅需简单填写:
我们将通过您预留的邮箱或微信号与您取得联系,并发送我们的报价单: